以“小切口” 服务“大民生” 四川攀枝花推动劳动关系治理与共同富裕
发布日期:2025-07-22 17:33 浏览次数:
近年来,四川省攀枝花市人社局立足传统产业优势,抢抓新兴业态机遇,以和谐劳动关系建设为主线,以争先创优为目标,扎实推动劳动关系基层治理与共同富裕同向发力、同频共振。该市人社局坚持以“小切口”服务共同富裕“大民生”,取得显著成效,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稳步推进。
强化组织引领 下好治理“一盘棋”
攀枝花市人社局将组织引领贯穿劳动关系基层治理全过程,着力破解新就业形态等领域“覆盖难、保障弱”等突出问题,凝聚共建和谐劳动关系合力。同时,打造服务矩阵,成立市、县两级人社行业觉委,在基层设立劳动关系服务站,选派党员骨干担任“企业服务专员”,“点对点”为企业提供精准化服务。
截至目前,攀枝花市已累计建立快递物流、货车司机等行业性工会23个,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劳模工作室”等特色工作载体,实现劳动争议“预警在网格、化解在一线“。
在持续巩固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成果的基础上,该市人社局探索优质引领模式,重点围绕人才队伍建设、企业文化打造和经营质效展示等维度,在“滋味盐边”餐饮行业率先开展优质劳动关系示范创建活动。
推进法治护航 筑牢权益“一张网”
攀枝花市人社局聚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群体的急难愁盼,运用法治手段解决“维权难、执行慢”的难题。通过创新“指尖维权”模式,该市积极推行仲裁在线等数字化服务平台,劳动者用手机扫码即可完成欠薪投诉等维权申请。其中,东区“足不出户、指尖仲裁”劳动纠纷调处机制,因高效便捷的服务获得群众广泛好评。
攀枝花市人社局秉持“柔性执法”的工作理念,对非恶意欠薪企业设立整改期,并主动提供“法治体检”指导服务,累计帮助61家企业完善劳动用工管理规范。
此外,该市人社局深化“防范通道”建设,整合公共法律服务资源,探索开展企业“健康面像”评估,对欠薪、超时用工等风险进行动态监测预警,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做好服务保障 激活就业“一池水”
仁和区正式启用工会驿站和零工市场;恒德社区将公益性岗位与灵活就业相结合,实现居民就近就业......近年来,攀枝花市人社局持续优化具有地方特色的灵活就业服务平台,并将零工市场服务网络延伸至社区和村镇。通过实行“订制+定向+订单”式从业技能培训,加强就业岗位和失业人员动态监测,及时落实就业奖补政策和稳岗措施,全市新增市场主体约1万个,新就业形态领域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0%以上,就业市场呈现稳定向好的发展态势。
攀枝花市人社局坚持以服务创新拓宽劳动者就业保障和职业发展空间,让“人尽其才”逐步成为现实。该市建立金沙江流域人力资源合作联盟,举办“职等你来 就在花城”2025年“春风行动”,汇聚122家优质企业提供2500个就业岗位,实现市场用工和群众需求高效对接。
优化分配机制 铆足增收“一股劲”
攀枝花市人社局牵头推进收入分配合理化机制改革,充分发挥劳动关系基层治理在“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中的支撑和调节作用,突出“消底”“提低”,优化“初次分配”,建立“低收入群体动态监测平台“,适时调整全市最低工资标准,稳步推进国有企业薪酬改革,有序开展新就业形态领域工资集体协商试点,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该市人社局突出扩中增收,完善“二次分配”机制,在城乡一体推进产业赋能增收的基础上,对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示范案例进行推广,启动集体经济补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试点工作,健全以转移性收入为核心的共富财政支出结构。同时,激活“三次分配”,探索设立红十字人道事业专项基金,创新“共同富裕贡献度评价体系”
“这些举措有利于推动形成更加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为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提供坚实支撑。”攀枝花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